月日,家住市中心的趙先生向記者投訴,從去年月至今,他每次開車經過市發展大道時,小車底盤都會與路面上幾個凹槽產生磕碰,嚴重的摩擦對車輛造成很大侵害。 趙先生說:“我每天上班都要經過這里,個月來車子的底盤早已被磨損得不像蘇州交通設施樣子了。知道這里有大坑的車輛會減速慢行,但我經常看到很多不熟習路況的司機開車高速通過,不僅車容易受損,要是司機沒把好方向盤,還容易出交通事故。盼望有關部門能管一管。” 日上午,記者乘坐路公交車來到發展大道,經過肖鋪路口到城市職校路段。記者發明,沿途有條橫跨馬路的凹槽,有些凹槽雖蘇州減速帶被石子和泥土掩埋,但凹槽的頂部距水泥路面還有十幾厘米的距離。公交車司機在經過該路段時顯明減慢了車速,盡管如此,車上的乘客仍被這突如其來的顛簸搖得東倒西歪,紛紜握緊扶手以防摔倒。 隨后,記蘇州水馬者下車查看該路段,發明差不多每隔一百米,就有一條橫穿發展大道的凹槽,凹槽呈長方形,寬約厘米,其中最深處約厘米。記者察看到,許多過往車輛都被凹槽所磕碰。有的車輛是減速慢行,有的是繞行通過,有的則將車停在凹槽前,不知如何是好。當車輛快速通行時,就會聽見車輛底盤與地面磕碰發出的宏大撞擊聲,隨之而來的是輪胎濺起的泥土與石子,過往的行人紛紜捂住嘴鼻繞行。 路調度室的馬司機告知記者吳江交通設施,車隊司機經過這段路時都是以最慢的速度通行,但經過長期的磕碰,車輛后制動員機橫梁上的鋼板已經嚴重磨損,車輛的減震器也有所侵害,公司已經多次花錢維修。 記者調查懂得到,該凹槽是由市天然氣公司在鋪設地下管道時挖開的,如今地下管道的鋪設工作已完成,但該公司一直沒有回填到位。 當天下午,記者致電市天然氣公司,客服人員接到投訴后立刻接洽了工程部人員。該公司工程部許諾,日之前開端對該路段進行施工,元宵節后完成該途徑的修復。